曹文轩的作品中,人物外貌的描写通常十分细致和生动,他善于通过外貌特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外貌描写例子:
1. 在《草房子》中,秃鹤的形象被描绘得十分鲜明:
“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蜡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它也会亮的。”
2. 在《红瓦黑瓦》中,艾老师的外貌描写如下:
“那是一个秋日的午后,我们正在廊下慵懒地接受秋阳的照晒,艾雯出现在白杨夹道的那头。飘飘地,她就走过来了。瘦而高,轻飘如纸,单薄如篾,让人心里说:一阵风来,莫不要把她刮跑了!她的脸太长,中间又凹进去,突出个额头与下巴来。背略驼,两肩一高一低,身体就显得有点倾斜。我想起了我家中一只被鹰打伤了左翅的鸽子在大风中斜斜飞行的样子,想起了河边一架被大风折断一叶大篷的风车。飘飘地,她走近了。她的头发剪得过分短了一些,脸色有点苍白,眼窝四周是淡淡的黑晕。她的脖子上系了一条轻柔的纯白纱巾。她飘飘地走过去了。我们转动着脖子,看到那条纱巾在她的脑后长长地飘动着,像行云的尾巴。”
3. 在《细米》中,苏州少女梅纹的形象被描绘为:
“似乎长大了的纸月,只是比纸月身材更修长,且多了几分缠绵的情思。”
曹文轩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往往先从整体出发,描述人物的身材、姿态,然后逐步深入到细节,如头发、眼睛、脸型、肤色等,以此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他的描写既注重外在形象的生动性,也不忽视人物内在气质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