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句的固定句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被”字句:
这是最常见的被动句式,用介词“被”引出施事者,构成“受事 + 被 + 施事 + 动词性词语”的结构。例如:“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受……于……”:
用“受……于……”的形式表示被动,其中“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也。”
“见……于……”:
用“见”或“见……于……”的形式表示被动,其中“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为……所……”:
这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被动句式,用“为……所……”表示被动,其中“所”后面通常跟动词。例如:“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被(让、叫)……给”:
用“被(让、叫)……给”的形式表示被动,其中“给”引出动作的承受者。例如:“突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给划了一下。”
“被……把”:
这种句式中的两个受事往往有领属、同一等关系,用“把”字句的结构表示被动。例如:“那年修反帝渠,他被炸药把一条腿给炸掉了。”
这些句式在汉语中广泛使用,能够有效地表达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一被动关系。在使用被动句时,通常需要注意施事者的存在与否,以及动作发生的时间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