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汪曾祺冬天句子摘抄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以下是一些摘自汪曾祺描写冬天的句子,以及对其进行的赏析:

句子一:

```

天冷了,堂屋里上了槅子。槅子,是春暖时卸下来的,一直在厢屋里放着。现在,搬出来,刷洗干净了,换了新的粉连纸,雪白的纸。上了槅子,显得严紧、安适,好像生活中多了一层保护。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赏析:

这段文字描绘了冬天家庭生活的温馨场景。槅子被清洗干净并换上新纸,给家带来了严紧和安适的感觉,象征着生活中额外的温暖和保护。家人围坐,灯火温暖,营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氛围,体现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幸福。

句子二:

```

床上拆了帐子,铺了稻草。洗帐子要挑一个晴明的好天,当天就晒干。夏布的帐子,晾在院子里,夏天离得远了。稻草装在一个布套里,粗布的,和床一般大。铺了稻草,暄腾腾的,暖和,而且有稻草的香味,使人有幸福感。

```

赏析:

此段描述了冬天床铺的布置。拆去帐子,换上稻草,既实用又富有乡村气息。稻草的香味和暄腾腾的感觉,传递出冬日的温暖和舒适,反映出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句子三:

```

我们那里生烧煤的铁火炉的人家很少。一般取暖,只是铜炉子,脚炉和手炉。脚炉是黄铜的,有多眼的盖。里面烧的是粗糠。粗糠装满,铲上几铲没有烧透的芦柴火的红灰盖在上面。粗糠引着了,冒一阵烟,不一会,烟尽了,就可以盖上炉盖。粗糠慢慢延烧,可以经很久。老太太们离不开它。闲来无事,抹抹纸牌,每个老太太脚下都有一个脚炉。脚炉里粗糠太实了,空气不够,火力渐微,就要用“拨火板”沿炉边挖两下,把粗糠拨松,火就旺了。脚炉暖人。脚不冷则周身不冷。焦糠的气味也很好闻。

```

赏析:

这段文字详细描绘了南方冬天使用铜炉子、脚炉和手炉取暖的情景。粗糠燃烧的温馨场景,以及老太太们享受这份温暖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冬日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交流。

句子四:

```

冬天吃的菜,有乌青菜、冻豆腐、咸菜汤。乌青菜塌棵,平贴地面,江南谓之“塌苦菜”,此菜味微苦。我的祖母在后园辟小片地,种乌青菜,经霜,菜叶边缘作紫红色,味道苦中泛甜。乌青菜与“蟹油”同煮,滋味难比。“蟹油”是以大螃蟹煮熟剔肉,加猪油“炼”成的,放在大海碗里,凝成蟹冻,久贮不坏,可吃一冬。豆腐冻后,不知道为什么是蜂窝状。化开,切小块,与鲜肉、咸肉、牛肉、海米或咸菜同煮,无不佳。冻豆腐宜放辣椒、青蒜。我们那里过去没有北方的大白菜,只有“青菜”。大白菜是从山东运来的,美其名曰“黄芽菜”,很贵。“青菜”似油菜而大,高二尺,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家家都吃的菜。咸菜即是用青菜腌的。阴天下雪,喝咸菜汤。

```

赏析:

这段文字介绍了冬天当地的食物。乌青菜、冻豆腐和咸菜汤,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冬季食品。乌青菜的独特风味和与“蟹油”的搭配,展现了江南菜肴的细腻和鲜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食物资源的有限和人们利用当地食材的智慧。

汪曾祺的散文以其平和的语调和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冬日世界。他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使得这些普通的场景变得充满诗意和深意。

上一篇上一篇:景物描写优美语段摘抄?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