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 君子当守道崇德,蓄价待时,爵禄不登,信由天命。
3.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5.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6. 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
7. 待人以真诚,求学有始终,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8. 家庭和气福运开,家中吵闹灾祸生。
9. 不义之财勿取,合理之事则从。
10. 传家两字读与耕,兴家两字俭与勤。
11.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 百善孝为先,兄弟和为贵,子弟戒骄怠,夫妻莫猜忌。
13. 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4.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踏踏实实干。
15. 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16. 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17. 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18. 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19. 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20. 心手相连共享美好生活,风雨同舟共创平安之家。
21.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22. 行善积德,尽忠尽孝。
23.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24. 诚信立家,信誉传不怕苦。
25. 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
26. 上敬下睦,夫唱妇随,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27. 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
28.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29. 好家风是国宝,应该代代传承。
30.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31.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32.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33. 抓良好家风教育,促孩子健康成长。
34. 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弘扬优秀传统家风。
35.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
36. 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37.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38.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39. 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 学习 、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40.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41. 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42. 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43. 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44.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