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淡绿色,身体两侧有两条淡白色的饰带。它体形优美,身轻体健,一对罗纱大翅膀,是蝗虫科昆虫中最优雅美丽的。 赏析:
这句话通过详细的外形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绿蚱蜢的优雅和美丽。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绿蚱蜢比作“罗纱大翅膀”,形象地描绘出它们轻盈而健壮的身姿,使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这些美丽的昆虫。
在梧桐树那浓密的枝杈中,突然会传来一声如哀鸣般的闷响,短促而凄厉。这是被绿蚱蜢突然袭击所惊扰的蝉的绝望哀号。
赏析: 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和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绿蚱蜢袭击蝉的场景。绿蚱蜢的袭击被比作“哀鸣般的闷响”,蝉的绝望被形象地表达出来,形成强烈对比,增强了场景的紧张感和画面感。绿蚱蜢是夜间凶猛凌厉的猎手,它向蝉扑去,拦腰将蝉抱住,把它开膛破肚,掏心取肺。欢歌曼舞之后,竟是杀戮。
赏析: 这句话继续用拟人手法,详细描述了绿蚱蜢捕食蝉的过程。从“欢歌曼舞”到“杀戮”,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绿蚱蜢的凶猛和残忍,同时也表现出自然界的残酷和无情。纤细的身材,薄纱般透明的大翅膀,通身浅绿,像颗翡翠。
赏析: 这句话通过简洁的外形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绿蚱蜢的美丽。将绿蚱蜢比作“翡翠”,形象地表现出它们纤细、透明的身姿和浅绿色的色泽,使读者感受到这些昆虫的娇美和优雅。它们捕食蝉,捕食者比自身大许多的猎物,它们比鸟儿要勇敢,鸟只捕捉比自己小的,而绿蚱蜢捕捉比自己大的作为猎物,它们的进击短暂而致命。
赏析: 这句话通过对比和比喻,突出了绿蚱蜢的勇敢和捕食能力。绿蚱蜢不仅能够捕食比自己大的猎物,而且捕食过程迅速而致命,显示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强大生存能力。绿蚱蜢便从尸体上获得补给,它剖开蝉的肚子,寻找美味可口的糖浆,它们喜爱甜食,蘸糖的蝉肉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述绿蚱蜢的食性,进一步展现了它们的特性和生活习性。绿蚱蜢不仅捕食蝉,还喜爱甜食,特别是蘸糖的蝉肉,这种细节描写使昆虫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它们并不好战,除了捕食,邻里之间相安无事,偶尔发生小小的食物战争,只要一方吃饱离开,战斗马上就会结束,吞吃同类只有在对方变成尸体时才会出现,很是和平。
赏析:
这句话通过描述绿蚱蜢的和平行为,表现出它们不仅有凶猛的一面,也有温和的一面。绿蚱蜢在捕食时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显得相对和平,这种对比使昆虫的形象更加复杂和真实。
这些句子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现了绿蚱蜢的美丽、凶猛、勇敢和和平等多面性,使读者对这种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