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的名言
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下了不该放下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未来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3、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4、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5、宁为聪明的愚夫,不作愚蠢的才子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唐代诗人文天祥的名句,意思是说,人生中没有人能够避免,但是我们应该留下一颗真挚的心去照亮历史。
7、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他是最具有农民朴实气质的科学家。
8、未来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做好这件事,我这生命就过得很有好处,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9、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1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1、安庆的名人很多,他们留下的名言也不少,我只想写下安庆人的骄傲,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言:“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临终时留下的一句话更令人泪目:“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12、这句话的前半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接着后半句用“可是”一转,运用对比的手法和表递进关系的句子,概括指出了他们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为下文写奥本海默的锋芒毕露、不尊重人及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忠厚朴实、品行纯正张本。
13、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邓稼先面对核辐射对年轻同事说)
14、“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多少英雄儿女为国家的富强而埋名献身。当今时代,奋斗是最生动的许国,奉献是最可贵的报国。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15、以身许国岂邀名
16、马克思说:“每一个时代、社会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17、第五段:总结全文。回顾过往展望未来,呼吁当今中华赤子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
18、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19、第三段:分论点2──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以哲人名言开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紧接着举了钱学森、袁隆平、“两弹一星”功勋、“感动中国人物”、邓稼先的团队、黄大年等一个个英模的实际事例向我们证明了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
20、第一段:开篇点题。“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以名言开头,之后引出一系列以身许国者,以英模们的实例指出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支撑着他们在艰辛征程之中永不停歇,引出了本文的主旨:以身许国岂邀名。
21、以身许国是一种燃烧生命的忘我奋斗。有哲人说,许国是生命的燃烧、报国是事业的奋斗。唯有燃烧,方能让人生出彩;唯有奋斗,才可为国家建功。“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从“之父”钱学森,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两弹一星”功勋,到“感动中国人物”,一个个英模以忘我诠释许国、用奋斗践行报国,生命在许国报国的伟业中熊熊燃烧。邓稼先领军的团队,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强国需五代科学家接力攻关的核武研制工程;黄大年回归报国,仅用5年时间,就研发出西方国家需20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测装备。这种忘我报国,何其可歌可泣。
22、第二段:分论点1──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用艾青的诗作感慨:我们祖先的“不屈辱”换来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紧接着以三个排比句证明了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在民族受凌时、在实现民族理想时的意义。最后以元帅的宗亲,2050人为革命英勇献身的例子展现了以身许国的舍我大义。
23、-"安庆人,说哈扯就哈扯。"这句话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没有依据。
24、当感情轻敲肩膀时,连平日对诗情画意都不屑一顾的男生,都会变成诗人。
25、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邓稼先查出已经患上症时对夫人说)
26、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即“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这意味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国家的基础,而国家则是包括所有家庭的更大的集体。这种观点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和国家之间的重要性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27、不好让人家把咱们落得太远。
28、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为了中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
29、应当学习并领悟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可珍重,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甚美观,也就应对他起爱慕,凭他来孕育最适宜于使青年人得益的道理。
30、以下是一些经典语录:
邓稼先的名言
31、“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从林俊德追寻至老一代“两弹一星”元勋们,从王进喜拉近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全国优秀员”群英,他们的人生是一首建功国家大业的英雄交响曲,也是一部以身许国的精神教科书。这些英模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品格,彰显的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也展示着人许报国、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32、贫穷和财富都同样能够促使工作者和他们的作品退步。
33、“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3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35、一寸丹心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袁崇焕
36、第四段:分论点3──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文段开头便指出无数儿女以大我情怀守护了共和国的锦绣河山,“舍小我、谋大我者”的作为令人钦佩。用王继才、钟扬、李保国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的事例,向我们证明了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3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并非正因他们愿意做出这种行为,而是惟恐自我会成为这种行为的牺牲者。
38、“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39、“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家庭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它表达了国家的繁荣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是相互关联的,国家的繁荣发展能带来每一个家庭的美满生活,而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也会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40、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41、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撒到江里,要为我国保护长江。——邓稼先
42、另外,有首歌的歌词也与此类似:“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和国家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43、这句话在本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开启下文。
4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45、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咱们需要武器。假如性命终结后能够再生,那么,我仍选取中国,选取核事业。
4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7、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名言,比如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等等。
48、“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极端。”
49、以下是一些类似“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名言:
50、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1、以身许国是一种奉献无悔的大我情怀。共和国的锦绣河山,需要无数儿女无怨无悔地守以坚韧、付以辛劳、献以智慧。舍小我、谋大我者必以天下为己任,忧患着大我的忧患、快乐着大我的快乐、憧憬着大我的憧憬、幸福着大我的幸福。王继才在孤岛中坚守30余年,用自己的坚韧和奉献,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钟扬在青藏高原跋涉16个春秋,用自己的艰辛和智慧,留下创造美好未来的4000万颗;李保国在太行山扶贫35个年头,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识,造就千百群众的福祉……正是这样奉献小我、成就大我的许国者,撑起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脊梁。
52、“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我国人才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在历史的长河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上下求索、前仆后继,甚至甘洒热血、慷慨赴死。更需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最大限度把广大人民的报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激发出来,更加自觉爱爱国。
53、【文章小结】
54、以身许国是一种献身民族的舍我大义。著名诗人艾青在诗作中这样感慨:我们的祖先,他们用血肉之躯“为保卫土地,从不曾屈辱过一次”。因为这种“不屈辱”的许国精神,在民族危难时,自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舍生取义者;在民族受凌时,自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大义凛然者;在实现民族理想时,自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坚定革命者。回望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奋战、前赴后继,无数英烈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壮烈彪炳史册。仅元帅的宗亲中,就有2050人为革命英勇献身。爱国以鲜血书写、报国用生命相许,何等的壮怀激烈。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意思是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56、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
57、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如可提取结尾一句“新时代仍需无数‘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的中华赤子,赓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奉献的红色基因,书写俯仰无愧的报国华章”作为答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