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
1、【拼音】:fǔkàn
2、“俯视”和“鸟瞰”的区别为:意思不同、侧重点不同、引证不同。
3、俯瞰像是站在高处看风景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4、俯,普通话读音为fǔ。“俯”的基本含义为向下,低头,与“仰”相对,如俯身;引申含义为弯腰屈身,如俯步。
5、(2)[dominate]∶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
6、在日常使用中,“俯”字多用作上对下行动的敬辞,如俯从。
7、俯瞰的意思是: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8、汉张衡《思玄赋》:“据开阳而頫眡兮,临旧乡之暗蔼。”
9、只有飞的更高,才有俯瞰一切的资格。
10、【词语】:俯瞰
11、俯看就是俯视从上往下看而已
12、鸟瞰:刘绍棠《西苑草》:“他们在宝塔下停了停,从这里可以鸟瞰西苑大学全景。”
13、俯瞰基本释义:从高处往下看俯瞰这座城市的高塔。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俯瞰着广场的会议大厦。
14、鸟瞰是指飞鸟在空中向下看,而俯瞰是人(物)站在高处向看看,两者所处高度是不相同的。由于所处高度不同,看到的范围自然也就不同,站得高不但看得远,更看得多,看到的结果自然也就不同。
15、俯瞰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fǔkàn。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也指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出自唐代元稹《松鹤》诗:“俯瞰九江水,旁瞻壑。
16、【例子】炮位最好能设置于俯瞰战场的高地。
17、俯视鸟瞰俯看
18、俯视:巴金《秋》二四:“他们从栏杆上俯视下面,也看不见辉煌的灯光。”
19、区别在于视角。俯瞰与俯视是把物体进行描述的不同角度,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俯瞰是指以上空的视角来看一个物体,能够看到物体的整体情况;而俯视指的是从正对物体的视角看,只能够看到物体的顶部情况。总之,俯瞰和俯视是两个不同的视角,用于描述物体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意选择不同的角度,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0、意思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也指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
21、区别在于看者所处高度不同、所看到的范围大小也不同。
22、俯视九江里的水,从旁看的沟壑
23、俯瞰的意思是:俯视
24、唐元稹《松鹤》诗:“俯瞰九江水,旁瞻壑。”
25、【拼音】[fǔkàn]
26、出处不同
27、例句:鸟瞰心境快慰享受眼帘流连胜景仙境境界葱郁。
28、俯瞰:从高处往下看。在较高的高度上俯视下方。
29、当我们从高空中俯瞰时,所有的景物都会变得非常渺小。
30、二、侧重点不同
俯瞰
31、鸟瞰:从高看,事物的概括描述(多用于文章标题)。
32、鸟瞰:全方面的俯视了,而且看到的是更广阔的空间。
33、《秋》二四:“他们从栏杆上俯视下面,也看不见辉煌的灯光。”
34、一、意思不同
35、意思是(动)从高处向下看。
36、从高处往下看。《我抬起我的头》诗:“我站到最高峰,我俯瞰全地球。”
37、俯瞰:看全部细节;俯览:盖要的看有浏览的意思。
38、頫眡:犹俯视。
39、三、引证不同
40、俯瞰和府看基本上没有差别,都是从上向下看。唯一的区别就是俯瞰比俯看的视野要更广阔些。简单点说,俯视是从一个角度看,而且看到的都是有局限的;而鸟瞰全方面的俯视了,而且看到的是更广阔的空间。
41、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它们的做法和目的的不一样。俯瞰:是在很高的地方垂直地向下看的姿态,目的是看得更宽阔更清楚;俯拍:上在上面往下拍的拍照或者拍摄的姿势,其目的是突出拍照或者拍摄对象的平面景象或者形象。
42、俯瞰引证解释
43、俯视:巴金
44、详细解释
45、引申为超群出众。
46、例句:从山顶鸟瞰下方,只见云山层迭,气象万千,目不暇给。
47、俯瞰fǔkàn
48、俯瞰:《宋史·韩世忠传》:“世忠命诸军偃旗仆鼓,径抵凤凰山
49、俯视:一般用于人正常站立向下看。例:她俯视展现在眼前的城市,惊叹不已。
50、【出处】唐·元稹《松鹤》诗:“俯瞰九江水,旁瞻壑。
51、俯视:向下看。低头看。引申为超群出众。
52、(1)[overlook]∶从高处往下看
53、俯视:一个角度看,而且看到的都是有局限的。
54、俯瞰这座城市的高塔
55、例句:站在山顶,我们居高临下,俯视全城。
56、意思就是俯视。
57、【反义词】仰望、瞻仰、仰视
58、俯瞰用法示例:家庭房的氛围是宁静安详的,因为它俯瞰了一个摆设着青铜夏威夷雕塑的静谧雕塑园。登上华山顶峰,向下俯瞰,山河大地雄伟壮丽,美不胜收。
59、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60、意思是:从高处向低处看。
俯瞰
61、[fǔkàn]
62、【近义词】俯视、鸟瞰、俯看
63、解释不同
64、例句:站在高处,俯视蜿蜒的公路,就像一条弯弯曲曲的蛇。
65、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66、巴金《秋》二四:“他们从栏杆上俯视下面,也看不见辉煌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