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后感结尾
1、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捡定座位、千万叮嘱;从亲自去买橘子。都体现了父亲的爱。
2、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极其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它使作者经久不能忘怀,读者读后,也不能不为之感动。
3、第一次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4、第二次车站送别,作者对父亲的“背影”做了具体的描绘。
5、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
6、第三个感受:文章的语言朴素、简练。语言与其他有些不同,它没有做作之气,也不重修辞,而是用朴素自然的文字,表现了真切的内容。全文除了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外,全是叙事,叙述得清楚明白、自然恳切。
7、《背影》是朱自清的一篇经典散文,讲的是他与父亲回家处理完家事后,返回时,他父亲坚持亲自送他上车,又辛辛苦苦跑去买橘子给他吃的故事。文中,朱自清一再提到父亲的背影,感动的三次留下眼泪。读了《背影》,我感慨万分,想起那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8、第一个感受: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
9、第四次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与文章开头呼应,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
10、这会总感情表现的细腻、真实、深刻。父子间这种真挚的感情,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11、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
12、第二个感受:全篇用白描的手法,艺术技巧极为高超。不借助比喻,堆砌辞藻,以朴实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再现于读者眼前。
13、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不论写景抒情,均能通过细密观察或深入体味,委婉地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的真挚感情,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
14、主要作品有《毁灭》、《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
15、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
16、全篇一千五百字,很少形容、修饰的东西,连生字难词都很少,回忆十年前的往事,老老实实的叙述,真情实感自然的流露出来。《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17、父母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做其他事情,父母像一把巨大的伞,为我们遮着风雨。
18、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则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19、每一个人背后都有很多辛酸的往事
20、我又想到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可我们却从没有为他们做过什么。
21、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
22、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23、我们一天天长大,而父母却一天天变老。他们为我们受了多少累,吃了多少苦,让我们为他们分担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