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第五回中,曹雪芹通过11幅画和11首判词概括了“金陵十二钗”的人生际遇。以下是部分判词及其对应的人物和典故:
1.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人物:林黛玉、薛宝钗
典故:林黛玉以才情著称,薛宝钗以品德见长。玉带林中挂暗示林黛玉,金簪雪里埋象征薛宝钗。
2. 贾元春的判词:
```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
人物:贾元春
典故:元春入宫后显赫一时,但最终早逝,如同绚烂的石榴花般短暂。
3. 贾探春的判词:
```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人物:贾探春
典故:探春聪明伶俐,志向高远,但在小说的末世背景下命运多舛。
4. 王熙凤的判词:
```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
人物:王熙凤
典故:王熙凤聪明强干,但在小说的末世中遭遇不幸。
5. 史湘云的判词:
```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
人物:史湘云
典故:湘云虽然出身富贵,但早年父母双亡,命运多舛。
6. 贾迎春的判词:
```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
人物:贾迎春
典故:迎春性格柔弱,嫁入中山狼般的家庭后遭受虐待。
以上判词反映了小说中主要女性角色的命运和性格,以及她们在末世背景下的遭遇。这些判词富有象征意义,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