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在读《史记》时,认为以下几句是非常经典的话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意味着,一个人要像天一样坚毅,地一样稳健,始终自我激励不断前进,同时也要有承载他人的广阔胸怀。
小人物怕政府,大人物怕历史。
当历史前进之时,前进的只是被害者与受害者的身份转换,其他则一切未变。
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行为不苟且迎合,道义不取悦于世俗。
历史往往不太关注小人物,其实小人物在关键时刻往往非常重要。
小人物虽然不显眼,但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他们的作用往往举足轻重。
嫡长子继位是硬规则,但是嫡长子无能却不能更换,这是封建帝国父死子继继承制的死穴!帝国制的政体下,这一死穴根本无法破解。
封建社会的继承制度导致即使继承人能力不足,也无法更换,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人格不抵厚礼,气节败于金钱。
人的人格不如丰厚的礼品,气节比不上金钱的力量。
失去了权力,也就失去了一切,保证自己不失去政治权力,是政治人物一生中处理一切问题的最高原则。
政治权力是政治人物的核心,失去权力意味着失去一切。
在政治权力与其感情生活发生了矛盾之时,他们(指政治人物)只能选择政治权利。这是虞姬的悲剧,也是戚夫人的悲剧,更是一切介入政治人物感情生活女人的悲剧。
政治权力与个人感情的冲突,往往导致政治人物不得不牺牲个人感情。
权利不仅可以保护自己,权利还可以战胜对手。
权力不仅是保护自己的工具,也是战胜敌人的武器。
维护既得利益是古今中外既得利益者的共同心态,触及利益远比触及灵魂更让人拼死抵制。
既得利益者往往坚守自己的利益,对此的捍卫比坚守原则更为坚决。
天下安定,人们的眼睛盯着丞相。天下危险,人们的眼睛盯着将军,将相一心,那么士人会全心归附。
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不同角色的关注度不同,将相和睦能赢得士人的忠诚。
权力是有边界的!无限度、无边界的使用权利叫滥权。滥权的结果非常可怕。
权力需要有限度,滥用权力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君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的一种现象,即统治者对臣子的严厉惩罚,最终会导致自身也受到同样的命运。
这些语录不仅体现了王立群对《史记》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历史、权力、人性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