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简介100字
1、“天行有常”的思想
2、“天人相分”的思想;
3、荀子主张人性本恶的核心思想,但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恶”的本性,强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并辅以行为标准和道德准绳来加以约束和改善。
4、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先秦著名思想家。
5、“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6、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世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7、荀子为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喜阳光,稍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要求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温度在50-70%。
8、荀子姓“荀”。
9、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10、天道自然的思想;
11、“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5、“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12、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
13、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14、“天人相分”的思想
15、荀子的主要思想:“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天人相分”的思想。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
16、扩展资料
17、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荀子还整理传承了《诗经》、《尚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典籍,为传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18、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19、荀子的思想可谓是“一个中心,多个观点相融合”。荀子的思想中心是儒家思想,而多个观点相融合则主要体现在荀子在发展自己独特的思想时,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进行批判性的融合。
20、荀子简介
21、“天行有常”的思想;
22、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23、由于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诸子各派的思想学说均已出现,这使得他不仅能采纳诸子思想,又可以进行批判和比较,所以荀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可以说,宇宙论、人性论、道德观知识论、教育观、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等各个方面,荀子都有很大的建树。
24、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
25、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因学问博大,'最为老师',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约公元前264年,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称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而近'治之至也'。后曾返回赵国,与临武君义兵于赵孝成王前,以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议兵》)。后来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今山东苍水县兰陵镇)令。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26、天道观是荀子在先秦时期的自然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展而来,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且具有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因此,他主张人应在尊重自然规律前提下来发挥主观能动性。
27、《荀子》的介绍:“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28、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他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的传统,痛斥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批评甚烈。其对孔子思想有所损益,政治思想中突出强调了孔子的“礼学”,颇有向法家转变的趋势,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都出于荀子门下,并非完全偶然。
29、荀子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
30、荀子的思想主要有天道观、认识论、礼论和人性论。
荀子简介100字
31、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32、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33、荀子认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
34、荀子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性恶论”。荀子的天人论,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隆礼重法、人而能群、分等级而治是荀子的又一重要思想主张。
35、大多生长在沟谷、山坡杂木林中,
36、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37、认识论中,荀子提出,认识实质上是主体通过感官接触外界的事物,并利用思维器官所接触到的外界事物进行理性处理的过程,由此,他强调认识应是全面、客观的,而非片面和主观的。
38、荀子的主要思想:
39、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40、荀子的枝条细瘦,小枝圆柱形,颜色为红褐色,幼时带紫色,叶片形状为卵形或宽卵形,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托叶线形,疏生柔毛,花瓣内面基部有白色细柔毛,呈白色。
41、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发展了儒家思想。他尊王道,也称霸力;崇礼义,又讲法治;在“法先王”的同时,又主张“法后王”。
42、人性论中,荀子主张人性本恶的核心思想,但人的这种“恶”的本性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加以化解。而如何化解人性“恶”的本性,强化人“善”的品性,需要通过后天教育,并辅以行为标准和道德准绳来加以约束和改善。
43、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44、礼论中,荀子强调,“礼”是度量一切的最高原则。任何事情都要以“礼”为准绳,不能逾越“礼”的约束范围内。
45、荀子是一种被子植物,大多生长在沟谷、山坡杂木林中,在苏联高加索、西伯利亚以及亚洲中部和西部均有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辽宁、甘肃、青海、、云南、等地。此外,荀子为蔷薇科栒子属植物,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喜阳光,稍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