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怎么读
1、kuàizhì
2、同样的,这个电影的特效十分惊人,演员们的表演也十分出色,因此在上映后很快就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佳片。总之,脍炙人口的事物,往往能够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成为大家心中的经典之作。
3、guōkuí
4、同时,“脍炙人口”也是一个常用的成语,表示广泛流传、备受欢迎,并且长时间为人们所称道和传颂的东西,无论是食品、文化、艺术还是其他领域的事物。
5、郭隗读音为guōwěi
6、脍,细切的鱼、肉等食材;“炙”是会意字,亦即是要用字的两个组成部分去体会它的意思。即明火烹饪,指烤肉。古代鲜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则用火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可见古代脍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脍炙,是人们所共同喜好的,后来把诗文为人所称颂叫做“脍炙人口”
7、“脍炙”这个词的读音是kuàizhì,其中“脍”字的声调是第一声,读作kuài,意为切碎、切片,用于烹调或把食物切成小块;“炙”字的声调是第四声,读作zhì,意为烧烤、烤焦或指经过烤烟味的肉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一道美食或佳肴,是指已经被人们广泛传颂和赞美的、风靡于民的美味。
8、“脍炙人口”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非常受欢迎,广为流传的事物。比如说,这个的情节十分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一经问世,便成为了读者们口耳相传的佳作,真可谓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9、汉语词语
10、郭隗(音guōwěi),战国时燕国(今河北省定兴县河内村)人,燕昭王客卿,是头一位在历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杰出人物。他以让燕昭王“筑台而师之”,为燕国召来许多奇人异士,终于使得燕国富强,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绝。
11、细切的肉和烤熟的肉。亦泛指佳肴。《孟子·尽心下》:“公孙丑问曰:‘膾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膾炙哉!’”汉枚乘《七发》:“羞炰膾炙,以御宾客。”宋杨《病中屏肉味独茹菜羹饭甚美》诗:“云子香抄玉色鲜,菜羹新煮翠茸兼。人间膾炙无此味,天上酥酡恐尔甜。”清刘大櫆《<郑子山诗集>序》:“一勺之水,可以知沧海之大;一臠之味,可以知膾炙之美。”2.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事物为人称赞。宋司马光《司马温公诗话·寇莱公诗》:“﹝寇準诗﹞为人膾炙。”明叶盛《水东日记·文章正宗叙论》:“书信往来,虽不关大体,而其文卓然为世膾炙者,亦缀其末。”清褚人穫《坚瓠九集·成语破》:“浙江陈煒字本叔,时艺膾炙一时。”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三:“滕王阁连甍市廛,名不称实;徒以王勃一序,膾炙今古。”参见“膾炙人口”。3.犹宰割,处置。明李贽《与刘肖川》:“尊翁兹转,甚当,但恐檀越远去,外护无依,不肖当为武昌鱼,任人膾炙矣。”
12、字的本意是:细切的肉
13、他的近义词是烧烤......
14、脍炙[kuàizhì]
15、脍炙人口是偏正式短语结构。脍炙都是指的烧烤。脍炙人口是指一个作品非常的上口,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念念不忘。前面的脍炙是修饰后面的人口的。
16、在现代汉语中,“郭”还有皮的含义,如津液充郭。
17、在学校举行的“经典诵读”会上,看着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读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台下很多同学都跟着读了起来,真令人陶醉!
18、桌上摆满了脍炙人口的佳肴,令人垂涎欲滴。
19、“郭”,初见于金文中,后来陆续在秦系简牍、说文中发现,“郭”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秦朝小篆演变而来。
20、读kuàizhì。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脍炙人口的本义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称赞和传讼。
21、郭隗(音guōwěi),隗的读音是wěi,声母是w,韵母是ei,声调是第三声!
22、脍炙人口的脍字,读音是[kuài]
23、脍炙近义词是佳肴或美味,脍是指切过的肉,炙是指烤熟的肉,所以,这两个字的整体意思就是美味佳肴的意思,而有一个词叫脍炙人口,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一些绝妙文章,被人们传诵,读这些文章的感觉就像是吃美味佳肴一样让人回味无穷,所以,单拿脍炙出来就是佳肴的意思。
24、“郭”,普通话读音为guō,最早见于金文中。“郭”的基本含义为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如郭围;郭的引申含义为泛指城市,如郭邑。
25、它是偏正关系的短语类型。词语的意思就是人人都称赞的好的事物,包括文章,美食等。这样的词语有很多的,例如,美丽的草原,魅力甘肃,滔滔不绝的江水,爱的礼物,可爱的宝宝,迷人的微笑,平静的生活,温柔的谎言,甜蜜的爱情,漫天的乌云,含笑的花
26、有一个成语叫做郭隗请始,读音为guōwěiqǐngshǐ,出自《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必欲致士,请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主要的意思是以自己做个榜样,现在比喻自愿带头。自己这样一般普通的人都可以做到,比我厉害的人更加可以做的更好,我们的团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