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
1、吕蒙再作为主将四面围住麦城,终于活捉了关羽。219年,吕蒙病逝,临死前将孙权赏给他的所有东西就归还孙权,使孙权大受感动。
2、比喻人学识尚浅。
3、吕蒙叫吴下阿蒙的原因:由于家境贫寒,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不多。当上将军后,常常是勇敢有余,谋略不足;每当报告军情,也只能口述,不会笔写。其他众将士戏称其为“吴下阿蒙”,认为吕蒙学识太浅。
4、成语吴下阿蒙的意思是指比喻人学识尚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5、吕蒙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都督,所以被称为“吴下阿蒙”。
6、后来鲁肃回吴郡时与吕蒙交谈,感叹“昔日吴下阿蒙,如今竟是这般模样”。
7、吕蒙早年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但吕蒙并非无谋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时还向吕蒙请教过战术。
8、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
9、后来孙权看出吕蒙的能力,便劝他多看些兵书,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
10、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11、后来经过孙权的劝说和自己的勤奋,逐渐改变自己,认真学习兵法并且在战场上融会贯通,后来白衣渡江打败了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吴下阿蒙便指的那些学识浅薄的人。多用于他人发生了很大转变,从无到有,大有长进。
12、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3、据《三国志》中的记载他是病死的,死时42岁。死于孙权的内殿中。吕蒙(178-219),字子明,东吴四英将第三位。孙权继位后前来投奔,在剿灭吴郡城外的山贼的战斗中初显锋芒。
14、刮目相待
15、因此鲁肃就拍拍吕蒙的脊背说︰过去我认为你只懂打仗,到现在,你却“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16、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出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孙权劝学》)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7、吴下阿蒙
18、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
19、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20、《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吕蒙年青时不爱读书,后来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鲁肃有时到他那里,辩论起来,鲁肃经常辩不过吕蒙。
21、原文如下:
22、吕蒙说“士别三日,更当刮目相看”。217年,鲁肃病逝。吕蒙不久后代鲁肃之职,成为了东吴的第三位水军都督。
23、吕蒙通过学习壮大了自己的时候,他的见识谈吐令鲁肃大为惊讶,一举推翻了自己头脑中吕蒙的不良印象。不仅惊喜交加,而且更是主动于吕蒙结交。郑重地拜见吕蒙的母亲,表达自己对结交的重视。
24、吕蒙立即请假在家,认真苦读兵书。
25、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吴下阿蒙中,“阿蒙”指的就是吴国名将吕蒙了。吕蒙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钱读书,后来直接投身于军伍,因此没什么文化,见识也不高。
26、出自《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27、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28、然后,关羽攻打樊城,吕蒙用白衣渡江之计成功袭取荆州,使关羽败走麦城。
29、如果吕蒙在读书之前想和鲁肃结交,鲁肃一定没有功夫去搭理这个混小子的。吴下阿蒙的耳闻已经让鲁肃在内心把他排出自己的朋友圈了。
30、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吴下阿蒙
31、扩展资料:
32、【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阿蒙︰指吕蒙。
33、”后来就用“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