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1、乡:讨论如何做一个团结的人。
2、雍也:阐述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3、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5、为政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6、泰伯:讨论如何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7、八佾:介绍古代礼仪和音乐。
8、颜渊:阐述如何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9、《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成。全书共20篇,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为主线,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如仁、义、礼、智等。其中,孔子的思想贯穿全书,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准则,提倡“君子”品德和修养。《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卫灵公:介绍如何做一个有胆识的人。
11、颜渊第一:讨论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12、学而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知识并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吗?
13、季氏:阐述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14、公冶长:讨论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15、论语八章原文及翻译
16、《论语》全文及译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为政:讨论如何做好领导工作。
20、述而:介绍如何做一个好的学习者。
21、论语: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
22、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和思想,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23、【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24、里仁:阐述仁爱之道,讲述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
25、【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6、以上是《论语》全文及注解的简要介绍,每篇文章都有其固定的主题和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8、先进:介绍如何做一个有远见的人。
29、【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30、【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时,又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这一点)做老师了。”
论语 全文及译文(完整版)
31、全文共分为20篇,包括论语、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憲章、颜渊第一。以下是《论语》全文及注解的简要介绍:
32、憲章:介绍如何做一个有法律意识的人。
33、微子:讨论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4、【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能取法的人在里面;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也有,就改正。”
35、《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全书共20篇,分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和《大学》。
36、以下是《论语》的部分内容和简要解释:
3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8、【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赐给‘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谥号。”
39、阳货:介绍如何做一个有钱财观念的人。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1、宪问:讨论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4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3、子路:介绍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4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5、子罕:介绍如何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46、【翻译】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