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双元制,其特点如下:
双元制职业教育
结合了企业实践技能培训和学校理论学习。
学生在企业作为学徒接受实践培训,同时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教育。
学生通常在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初中)毕业后,通过劳动局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企业,签订培训合同。
学生在企业接受约70%的时间培训,在职业学校接受约30%的时间培训。
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不交学费,还可得到企业提供的每月生活津贴及法定社会保险。
管理机构与经费投入
职业教育由联邦教育研究部和相关联邦专业部(如联邦经济与劳动部)负责立法与协调。
教育经费由企业和国家共同承担,企业承担大部分费用,职业学校费用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
其他职业教育形式
包括全日制职业教育,主要为职业专科学校,学制1~3年。
升学导向的职业教育,如专科高中、职业或技术高中和专科、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提供与综合大学衔接的路径。
师资培养
传统上依托综合性大学进行,课程一体化设计,要求生源具有文理中学毕业证书。
近年来,德国创新了师资培养标准,扩展了师资培养机构,形成了综合性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学联合培养的局面。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被广泛认可,其成功的经验被许多国家借鉴。它强调校企合作、实践过程、方法训练和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