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是一句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的俗语,出自中国古代的兵法家孙武的《孙子·九地》。这句话的意思是:
静若处子 :指未行动时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端庄、含蓄,不轻举妄动。处子在这里比喻一种沉静、稳重、不轻易暴露自己意图的状态。动若脱兔:
指行动时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迅速、精神集中。脱兔在这里比喻一种快速、果敢、不留痕迹的行动方式。
综合起来,这句俗语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静态时非常沉静、稳重,而在动态时则非常迅速、敏捷,能够根据情况灵活应对。这种状态不仅适用于军队,也可以用来描述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例句
古人说“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也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么快。
出处: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出自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近义: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这个成语不仅用于形容军队的行动,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举止,强调在静态时要保持沉静,在动态时要迅速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