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统和军统是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分别成立于1932年和1938年,都是国民党政府的情报机构,但它们在隶属关系、职能范围、活动时期、领导与关系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隶属关系
中统最初是军事委员会下属,后来被军统取代成为直属机构;军统则是在中统的基础上成立的,直接隶属于军事委员会,更侧重于军事领域的信息收集和行动。
职能范围
中统的职能更为广泛,负责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的调查和情报工作;军统则主要专注于军事领域的特务活动和敌后情报工作,具有更强的军事色彩。
活动时期
中统成立于1932年,活动至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政权更迭被废除;军统成立于1938年,服务时间稍晚于中统,但其影响力延续至1949年以后。
领导与关系
中统的领导层最初由戴笠掌控,后来被改组;军统的领导人主要是戴笠,他直接负责并掌控军统至其去世。
组织结构与活动
军统局内勤组织共有八处、六室、一所;外勤组织在各在城市设“区”,在各省设“站”,在一些重要城市“特别班”。其基本组织为“组”及直属情报人员。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死后,军统局进行改组,其公开特务武装部分与军委会军令部二厅合并为国防部第二厅,由郑介民任厅长;秘密核心部分组成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为局长。1949年,军统主要机构撤至台湾。
中统是国民党CC系陈果夫、陈立夫控制的全国性特务组织。即中国国民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它正式成立于1938年8月,其前身是1928年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在四十年代以前,势力非常大,因为实际上国民党的各级基层党组织,都是中统的特务网延伸。许多基层党部的负责人,本身就是中统的基层负责人。抗战以后,由于国民党的情报工作对象有所改变,从以对付中国共产党向对付日本侵略转变,因此中统的地位开始下降,而军统的地位不为提升。同时,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统的组织系统严重破坏,而其又不能及时的联络这些基层组织。逐渐为军统所取代。加之军统头子戴笠对蒋有知遇之恩和师生之情,对蒋言听计从。而中统主要为国民党CC系的大老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所掌握,在人事上蒋不能直接控制,也逐渐失去了蒋的扶持。到了国民党退台后,中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全部组织系统。而军统的组织系统到是得以保存和发展。由于中统与军统在争夺秘密工作的主导权上,进行了长期的明争暗斗,双方的合作非常有限。国民党逃台后,蒋介石对两个特务组织进行了改组,成立了国家安全局和军事情报局。这实际上就是中统与军统的延伸。对双方的工作范围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国安局以对内安全为主,重点是侦查岛内的中共组织。军统以对大陆为主,重点是对大陆侦察、派遣、破坏和武装袭扰。但到蒋经国后期,特别是“江南事件”以后,蒋经国开始改组台湾情报特务组织的系统与任务范围。
总的来说,中统和军统虽然都是国民政府的情报机构,但它们在职能、组织结构和历史沿革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中统更侧重于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情报工作,而军统则专注于军事领域的特务活动和敌后情报工作。两者在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最终随着政权更迭而结束其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