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全名次级房屋借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是指 由美国国内抵押贷款违约和法拍屋急剧增加所引发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始于2007年夏季,并迅速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场,导致了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
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发放:
许多贷款机构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向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发放了大量次级抵押贷款。
房地产市场泡沫:
在危机爆发前,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长期的繁荣,房价迅速上涨,许多购房者利用高杠杆率购买房产。
利率上升: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连续加息,导致购房者的还款负担加重,最终导致大量贷款违约。
金融衍生品的风险:
金融机构将次级抵押贷款打包成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如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信用违约互换(CDS),这些衍生品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
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由于持有大量的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而遭受巨大损失,部分甚至破产。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导致股市暴跌、信贷紧缩和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
经济衰退:
次贷危机最终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经济衰退,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
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降息、提供流动性支持、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经济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