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 远古的尧舜时期。据传说,在4000多年前,尧在位时勤政于民,治理天下有方,深得百姓爱戴。因其子无能,尧将帝位传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人们将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并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
此外,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记载。在民国年间,元旦由春节演化而来,成为中国新年的开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在就职誓词中,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为结尾,这标志着中国“元旦”的诞生。
现在,元旦已成为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各国和地区普遍将1月1日视为新年的开始,并进行庆祝活动。在中国,元旦被列为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