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以下列举几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追求。有一次,他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练习,孔子已经弹得非常熟练,但他仍不满足,继续钻研琴谱和乐曲的深层含义。师襄子见状,便对孔子说:“你已经弹得很好了,可以再学一首新曲子。”然而,孔子却回答道:“我还没有掌握这首曲子的演奏技巧,更没有理解它的意境,所以还不能算真正学会了。”孔子继续深入钻研,终于有一天,他豁然开朗,对师襄子说:“我现在已经理解了这首曲子的意境,它描绘的是一位伟大君王的形象,他的胸怀像天地一样宽广,他的志向像日月一样光明。”师襄子听后,对孔子的音乐才华和领悟能力深感佩服。

孔子相师:

孔子非常注重尊师重道,他年轻时曾向老子请教。有一次,他带领弟子们前往周朝都城洛阳,专门拜访老子,向他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对孔子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解答了他的问题。在交谈中,老子还向孔子传授了许多关于人生、道德和治国等方面的智慧。孔子对老子的教诲深感敬佩,他虚心接受并认真记录。这次拜访不仅让孔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让他更加坚定了尊师重道的信念。他回到鲁国后,更加努力地传播儒家学说,培养弟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儿偷吃庄稼: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出游时,马儿不小心偷吃了农夫的庄稼。农夫非常生气,捉住了马儿并把它关了起来。孔子的弟子子贡知道后,就去恳求农夫放了马儿,但农夫却不肯答应。孔子说:“子贡,你过去曾经犯过错误吗?”子贡回答:“有过。”孔子说:“那么,你知不知道,过去犯了错误就应该改正,现在马儿已经知错了,我们应该放了它。”农夫听后,觉得孔子说得有道理,于是放掉了马儿。

满而不覆:

孔子到庙堂参观,看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皿,守庙的人说是宥坐之器。孔子说:“我听说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中则正,满则覆。明君常将它放在自己的座右。”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孔子叹道:“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弟子问:“敢问有保持满而不覆的办法吗?”子曰:“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

善与人交:

晏婴是与孔子同时代的政治家,为孔子所敬重。一天,晏婴的车夫回家后,他的妻子要求离婚,车夫不解。其妻说,“我今天在门缝中看到你驾车经过门口,晏婴那么矮,做了宰相,名震诸侯,还是那么朴实无华、自居人下;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从而能做到全始全终,所以孔子由衷地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君子之态:

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孔子说:“公孙赤到齐国去,肥马轻裘,威风凛凛。我听说过,君子只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帮助他人周急不济富,对年轻人救急不救穷,这是君子的态度。

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

上一篇上一篇:洗衣机柜子尺寸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