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和严贡生是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社会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严监生
性格特征:
吝啬:严监生在临死时因为灯盏内点着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直到挑掉一根灯草后才最终咽气,这个细节充分表现了他的吝啬。
重情重义:尽管他吝啬,但对亲人如妻子王氏和弟弟严贡生(尽管严贡生对他不好)还是比较重情的。
懦弱胆小:在面对官府和家族纠纷时,严监生表现出懦弱和胆小,甚至出钱摆平事情。
社会行为:
勤俭持家:虽然吝啬,但严监生生活节俭,靠自己努力积攒了不少家产。
对家人好:在家人面前表现出的情感较为真挚,尤其是对妻子王氏。
严贡生
性格特征:
贪婪吝啬:严贡生视财如命,不择手段地搜刮钱财,甚至在弟弟严监生去世后,企图霸占其家产。
狡诈阴险:他为人虚伪,善于伪装和欺骗,如在“云片糕事件”中故意设局讹诈船家。
恃强凌弱:凭借自己的贡生身份和权势,在乡里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如强占邻居的猪、打伤邻居。
社会行为:
无恶不作:严贡生被描述为哄吓诈骗、无恶不作的吝啬鬼,他的行为令人厌恶和作呕。
虚伪自夸:他恬不知耻地对王家兄弟自称“前任周学台举了弟的优行,又替弟考出了贡”。
总结
严监生和严贡生在《儒林外史》中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人性弱点。严监生虽然吝啬,但重情重义,生活节俭;而严贡生则是一个贪婪、狡诈、恃强凌弱的恶霸。通过这两个人物,作者吴敬梓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腐蚀和社会的黑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