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钢筋布置规范如下:
钢筋布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直径、间距等进行布置。
各层钢筋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保持水平面。
各层钢筋的连接点应该处于结构受力的位置,并应该采用搭接、焊接或者机械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筏板基础的钢筋应该保证其混凝土的完整性和强度,所以钢筋的长度、弯曲、锈蚀等情况应该得到注意。
钢筋的安装应该保证其垂直于筏板基础的表面,并注意钢筋的间距和排布,以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钢筋布置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捆扎、弯曲、剪断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钢筋的质量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对于下层钢筋,若是双向板,一般哪根钢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别受限制;对于单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对于上层钢筋,跟下层相反。
保护层的厚度、钢筋搭接及端部钢筋的锚固是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筏板基础的钢筋通常为双层双向钢筋,对于上皮钢筋,一般长向钢筋为底筋,短向钢筋为面筋;下皮钢筋则是相反,长向钢筋在上,短向钢筋在下。双层双向钢筋交叉垂直摆放底筋和面筋。
筏板钢筋间距不应小于150mm,宜为200~300mm,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采用双向钢筋网片配置在板的顶面和底面。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m时,宜沿板厚度方向间距不超过1m设置与板面平行的构造钢筋网片,其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横方向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
对梁板式筏基,墙柱的纵向钢筋要贯通基础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应从梁上皮起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这些规范确保了筏板基础钢筋的布置既符合设计要求,又能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