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女的故事主要流传于中国古代,关于她的身份和生平存在多个版本,以下是其中一个较为经典的传说:
明代永乐年间的莫愁女
莫愁女是明代永乐年间大明中山王府的烧火丫头,因聪明温顺、能书善画而被公子徐澄留在身边伴读。
徐澄与莫愁女感情渐深,徐澄在一次先生赴鸡鸣寺会友时,带莫愁去园中湖荡舟,两人感情进一步升温。
徐澄向莫愁女透露了自己的身世,莫愁女也说出自己的悲惨遭遇,两人决定结为百年之好。
然而,莫愁女的身世被府中老太君发现后,遭到严厉惩罚,并被赶出府第。后来,莫愁女为救徐澄,毅然剜出自己的眼睛,最终投湖自尽,徐澄也随之而去。
楚国边郊的莫愁女
莫愁女生于楚国边郊的石头城,自幼善舞,舞姿动人,名声传遍全国。
楚顷襄王听闻莫愁女的美名后,将她接入宫中,成为宫廷歌舞侍姬。
莫愁女在宫中与一位少年将军相爱,但两人的爱情被楚顷襄王发现后,将军被流放,莫愁女绝望之下投江自尽,被渔人救起。
河南洛阳的莫愁女
莫愁女是河南洛阳人,幼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聪明好学,擅长纺织、养蚕、采药等。
15岁时,父亲采药坠崖身亡,莫愁女卖身葬父,后来被卢员外收养,成为卢家的儿媳妇。
卢员后在梁朝为官,将莫愁女献给梁武帝,莫愁女被封为妃子。
得知丈夫被害后,莫愁女选择投石城湖自尽,后人为了纪念她,将石城湖改名为莫愁湖。
这些传说虽然版本不同,但都描绘了莫愁女的美貌、才艺和悲剧命运,她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