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资料
历史沿革
起源与雏形:长城的最早修筑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袭击而修筑的“列城”是长城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修筑长城以求自卫,称为“先秦长城”。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先秦长城基础上修建,长城因此得名“万里长城”。
汉朝时期:继承和修缮秦长城,并进一步向西北延伸。
明朝时期: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修建的长城全长12700余里,涉及多个省份。
建筑特色
结构组成:长城不仅包括城墙,还有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
规模与长度:总长度约2.1万千米,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明长城,全长约8851.8公里。
文化意义
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12月,长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象征意义:长城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视为中国的象征。
地理位置
分布区域:长城位于中国北部,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跨多个省、市、自治区。
最佳游玩季节
建议游玩时长:2-3小时。
最佳游玩季节:春夏秋季。
保护状况
保护级别:长城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点
主要景区:包括山海关、八达岭长城、黄崖关长城等。
其他信息
建造时间:从西周至清代,持续了2000多年。
总长度:中国国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以上是关于万里长城的基本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