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至楚国,楚成王收留了他,并承诺若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执政,并在城濮之战中诱敌深入,大胜楚国。
一鸣惊人
楚庄王临政三年不理朝政,一臣下问他为何三年不飞不鸣,庄王回答“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受尽折磨后回国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尝一个苦胆,最终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山戎国,在回国途中迷路,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因功封赏发生矛盾,廉颇不服气,蔺相如避让廉颇,廉颇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后,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请罪,两人和好。
纸上谈兵
赵括因只知兵法而不知变通,在长平之战中导致赵军大败,自己也被围困,最终被秦军俘虏。
煮酒论豪杰
曹操请刘备喝酒聊天,询问谁是豪杰,刘备不敢直接回答,绕弯子,曹操认为刘备是豪杰,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惊慌。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设宴解除禁军大将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自幼贫困,刻苦读书,立志造福天下,常自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霸王别姬
楚汉争霸时,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围,与爱妾虞姬唱罢绝命词后拔剑自刎。
这些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勇气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