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是一种 通过将多个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硬盘(SSD)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逻辑存储单元的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磁盘阵列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性能、容量、可靠性和冗余性。磁盘阵列广泛应用于需要大量存储空间、快速读写和高可用性的场景,如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云存储系统等。
磁盘阵列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相对便宜的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硬盘阵列组,使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一个价格昂贵、容量巨大的硬盘。根据选择的版本不同,RAID 比单颗硬盘有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好处:增强数据集成度,增强容错功能,增加处理量或容量。
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是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硬盘组合成一个或多个逻辑驱动器,以实现数据的冗余、分布和并行访问。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磁盘阵列有多种不同的等级,如RAID 0、RAID 1、RAID 2、RAID 3、RAID 4、RAID 5和RAID 10等,不同的等级在数据冗余、性能和容量方面有不同的表现。
总结来说,磁盘阵列是一种高效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通过组合多个硬盘来提高存储性能、容量和可靠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可用性和高性能存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