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是一个 民间气象名词,指的是 立秋后短期回热天气。它通常发生在8月至9月之间,持续时间为7-15天。秋老虎的主要特征是早晚气温较为凉爽,而午后则会出现高温暴晒的天气现象。这种天气现象主要是由于夏季的副热带高压在秋季逐步南移后,又向北抬升,重新控制江淮及附近地区,导致连日晴朗、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至35℃以上。
秋老虎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温度延迟回落:
由于夏季气温持续升高,导致秋季的温度回落较晚。加之地表和海洋等大面积储存了大量的热能,在此时释放出来,使得气温暂时不降反升。
水汽含量减少:
随着夏季雨水的逐渐减少,相对湿度下降,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天气的出现。
秋老虎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华南地区的秋老虎通常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此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有时甚至会出现反复的热天气。
总的来说,秋老虎是一种常见的秋季气候现象,通常在8月至9月之间出现,表现为短期的高温天气。了解秋老虎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时期的炎热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