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土壤类别划分标准

土壤类别划分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国际制

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的含量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然后再依据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种粒级的数量细分为四类十二级。

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简制采用物理性砂粒(>0.01毫米)和物理性粘粒(<0.01毫米)的含量将土壤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共分为十一级。

中国制

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的质地分类制,分为三组12种质地名称。粘粒的上限由0.001毫米提高到0.002毫米,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毫米)和细(<0.002毫米)。

美国制

美国制根据沙粒、粘粒和粉粒的质量分数,将土壤划分为砂土、壤土、粘壤土和粘土四类十二级,砂粒、粉粒之间的划分界限为0.05毫米。

FAO制

FAO的质地分类标准与国际制相似,但分类略有不同,分为粗质地、中质地和细质地三类,具体分类标准详见相关文献。

土壤类型判断的其他标准:

颜色:

土壤颜色较深的部分含有较多的有机质,颜色较浅的部分则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常见的土壤颜色有红色、黄色、褐色等。

质地:

土壤颗粒的大小和组成,分为粉砂土、壤土、粘土等。粉砂土颗粒较大,透水性较好;壤土颗粒适中,保水性和肥力较好;粘土颗粒较小,保水性较强。

肥力:

土壤中富含的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通常通过化学分析和土壤肥力指数等方法进行判断。

pH值:

土壤的酸碱性程度,不同植物对土壤的酸碱性有不同的要求,一般pH值在6-8之间的土壤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湿度:

土壤中含水量的多少,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这些分类标准和方法有助于对土壤进行详细分析和合理利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上一篇:兰亭序真迹在哪里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