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是指 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它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具体而言,民事行为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主观方面
民事主体具有相应的意思表达能力,能够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客观方面
民事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
民事主体能够对自己的不法行为或应尽义务承担责任。
在我国,判断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有两个:
自然人的年龄。
自然人的精神状态。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依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划分为三种: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因精神疾病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综上所述,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重要法律资格,其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年龄和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