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准则,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规范目标不同
会计准则:主要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准则侧重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会计政策的选择和会计估计的作出,给会计人员较大的选择空间。
会计制度:主要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制度更注重会计科目的设置与运用、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方法,更具体一些,易于掌握和操作。
适用范围不同
会计准则:适用于股份公司的会计处理,有些也适用于其他企业。在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包括国有、集体、私营企业等。我国已经发布的会计准则中,要求所有企业执行的也是少数。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会计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为准则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
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相对较低,因为制度更具体,易于掌握和操作。
实施方式不同
会计准则:实施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通过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信心。
会计制度:实施通常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求企业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
定义和性质不同
会计准则:也称会计标准,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具有原则性和指导性。
会计制度:是国家统一制定的,用以调整会计关系的各种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
结构和体系不同
会计准则:一般由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构成,具体内容涵盖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或报告方面。
会计制度:自成体系,由《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构成,分别规范不同类型企业的会计科目设置、具体账务处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和对外提供办法。
总结: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在规范目标、适用范围、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实施方式、定义和性质以及结构和体系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护企业会计行为的规范性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更侧重于原则性和指导性,而会计制度更侧重于具体操作性和规范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会计国际化的推进,会计准则将逐步替代会计制度,并逐步与国际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