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劳动法病假工资的计算方式如下:
非全月病假工资计算
非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 = (基本工资 × 70% ÷ 21.75) × 应扣工资基数 × 病假天数 + (基本工资 × 30% ÷ 21.75) × 病假天数
当月所得工资 = 基本工资 - 应扣病假工资
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 = (1000 × 70% ÷ 21.75) × 应扣工资基数 × 病假天数 + (1000 × 30% ÷ 21.75) × 病假天数
当月所得工资 = 当月工时工资 + [(1000 ÷ 21.75 × 病假天数) - 应扣病假工资]
全月病假工资计算
非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 = (基本工资 × 70%) × 应扣工资基数 + 基本工资 × 30%
当月所得工资 = 基本工资 - 应扣病假工资
定额人员:
应扣病假工资 = (1000 × 70%) × 应扣工资基数 + 1000 × 30%
当月所得工资 = 1000 – 应扣病假工资
病假工资最低标准
员工当月所得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时,应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支付。
疾病休假工资标准 (适用于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情况):连续工龄不满2年:
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疾病救济费标准 (适用于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情况):连续工龄不满1年:
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这些规定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的病假工资计算,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企业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建议在实际应用中参照当地的具体政策和劳动合同中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