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
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
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
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这些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旨在推动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