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的诗歌《赞美》是一首深具历史感和民族情怀的现代诗,创作于1941年12月,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这首诗以“赞美”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中华民族觉醒与崛起的赞美之情。
诗歌中,穆旦用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景象:连绵的山峦、河流、草原和村庄,以及在其中勤劳耕作的农夫和老妇,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民族的苦难历程和抗争精神,如“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象征着民族面临的艰难困苦,“在天空飞翔的鹰群”则寓意着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穆旦在这首诗中,不仅表达了对民族灾难与命运的忧虑,也流露出对历史耻辱的悲悯和对人民力量的崇拜。他通过赞美那些在逆境中默默奋斗、承受苦难的人民,传达出对民族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诗歌中的“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这一句,更是成为了全诗的核心和抒情基调,激励着人们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抗争,追求民族的解放和独立。
穆旦的诗歌语言优美,形式多样,通过多义词语、繁复的句式和反复的咏叹,传达出诗人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这首《赞美》不仅是对当时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颂歌,也是穆旦个人情感与理想的结晶,展现了他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