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后浇带怎么布置

后浇带的布置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留设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和尺寸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若因施工需要移动,必须经过设计院同意。

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时间应满足设计要求和工程实际施工情况。

后浇带留设时,应使用快易收口网进行封堵,严禁使用木方或模板封堵。

支撑架搭设

后浇带模板支架需单独搭设并进行标记,严禁先拆模再回顶。

后浇带两侧的梁板模板及架体需留设至少两根立杆,板、主次龙骨及支模架均在此处断开。

后浇带支模架应留出专门的过车、过人通道并进行加强处理,防止横杆被随意拆除。

封闭

后浇带顶部两侧应采用小砌块砌筑挡水台,中间沿后浇带方向通长放置三根木枋,顶部设置模板进行防护。

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凿毛清洗两侧混凝土,整理好钢筋原混凝土面,刷界面剂后,用级配良好、强度提高5MPa、掺适量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严禁漏浆。

混凝土终凝后即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模。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留置混凝土检验试块,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他注意事项

建筑长度超过40米就要设置后浇带,从地下室底板开始设置,一直设置到天面。

后浇带的留置宽度一般为700-1000mm,常见的有800mm、1000mm、1200mm三种,设加密钢筋,止水钢板等,并用高一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浇筑时间大概是周围混凝土浇筑60天后。

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比较有利的地方,避免设在柱子位置。

后浇带的平面位置应结合基础及其以上结构布置综合考虑,宜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线附近,以避开上部楼板的最大受力部位。

后浇带的间距应合理,矩形构筑物后浇带间距一般可设为30~40m,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1000mm为宜。

后浇带内的钢筋处理,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对于伸缩缝浇带,钢筋应断开;对于梁板结构,板筋断开,梁筋应贯通。

综上所述,后浇带的布置需要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施工便利性、结构受力情况以及防水处理等多个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上一篇上一篇:税费总额包括哪些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