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骘是一个 汉语词汇,拼音为yīn zhì,主要含义包括:
默默地使安定:
指不张扬地、不为人知地使事物或社会安定下来。
阴德:
指个人在暗中做的善事,不图回报,不为人知。
冥冥之中:
指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默默地行善积德。
阴骘一词源于古代文献,如《书经·洪范》中的“惟天阴骘下民”,意指上天在暗中保佑百姓。后来,阴骘一词也用于道教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劝人多积阴德阴功,认为这样可以得到神灵的庇佑和福禄寿。
在面相学中,阴骘纹(也称阴德纹)是指位于眼睛下方的纹路,通常被认为是积德行善的体现,有这种纹路的人被认为会有福贵之相。
总的来说,阴骘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既指暗中行善的德行,也与面相学中的阴骘纹相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