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包括哪些

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可以总结如下:

总体环境在恶化,局部环境在改善:

尽管有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生态环境仍在恶化。

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能力和速度无法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破坏趋势。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生态赤字不断扩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且部分地区如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中上游、金沙江下游、横断山脉地区及南方山地丘陵区等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草原退化加剧:

70年代草场面积退化率为15%,到80年代中期已达30%以上,草原退化面积达10亿亩,并以每年2000多万亩的速度在扩大。

森林资源锐减:

许多主要林区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超林木生长量,导致森林赤字严重。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约有15-20%的植物物种和大量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许多珍贵物种的分布区显著缩小,种群数量锐减。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北方地区形成大面积超产区,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减少。

水体污染明显加重:

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河流和湖泊污染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农业生产。

大气污染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冬季重于夏季。

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

废渣年产生量超过5亿吨,处理能力赶不上排放量,城市垃圾量大幅增加,许多城市被垃圾包围。

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带来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受到严重浪费。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不容乐观,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保护。

上一篇上一篇:工程造价资质等级标准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