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夏朝,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源自黄帝之孙安
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今伊朗高原),他的子孙就以安为姓。这一支安姓出自黄帝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源自昭武九姓之一
唐朝时,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中就有安国,后来演变为安氏。昭武九姓主要是指因为丝绸之路经商而来到中原的粟特人组建的小国,当时他们的王室都是以昭武为姓,所以统称为昭武九姓,其中康国是最大的宗主国,而安国就是附庸国之一,居住于今天的甘肃一带,而安姓族人在留居中原之后也就逐渐改为了安氏汉姓。
源自鲜卑族复姓
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安迟”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安”氏。
源自其他少数民族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另有唐时回鹘人、奚人等少数民族中也有安姓。
综上所述,安姓的起源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来源,包括黄帝之孙安、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国、鲜卑族复姓“安迟”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改姓。这些来源共同构成了安姓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