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北宋的建立与统一始于宋太祖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这场兵变发生在960年,赵匡胤迫使后周恭帝退位,建立了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在统一全国的斗争中,宋太祖赵匡胤先后消灭了荆湘、后蜀、南汉、南唐等地的地方势力,并于979年攻灭北汉,基本实现了中原地区的统一。
北宋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农业方面,北宋时期引进了占城稻,并大力推广,使得粮食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政策方面,宋朝采取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鼓励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吸引了大量外资和贸易伙伴。科技进步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如火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
然而,北宋在与辽、西夏、金等政权的交往中,虽然取得了澶渊之盟这样的和平时期,但整体上处于外族的威胁之中。1127年,金国军队攻破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这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宋时期。
总体来说,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尽管存在外患,但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