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被划分为 不变资本和 可变资本,这是根据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来区分的。
不变资本(Constant Capital)
定义:不变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如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只是通过与劳动过程的结合进行物质变化。不变资本的价值在产品中以物的形式存续下来,并不直接转化为新增的价值。
特点:不变资本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分批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例如机器、厂房、设备等,它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到产品中。流动资本是一次性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例如原料、辅料、燃料等,它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完全转移到产品中。
可变资本(Variable Capital)
定义:可变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资本。它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会维持和再生产出来,还会产生增加的价值。可变资本通过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的劳动力结合,使资本的价值增加,转化为新增的价值。
特点: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大于自身的价值,从而产生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资本增值的部分,是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来源。
区别总结:
目的不同:不变资本的目的是提供生产工具和生产条件,为生产过程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可变资本的目的是购买劳动力并利用劳动力创造新的价值。
增值过程不同: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物质上的使用耗损,不会创造新的价值;而可变资本通过劳动力的活动创造新的价值,形成剩余价值。
风险承担不同:不变资本承担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它不会随着生产过程而发生变化;可变资本承担的风险更高,因为它涉及到工资水平、劳动力的供需等因素。
通过这种分类,马克思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即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而不是由全部资本或不变资本创造的。这种区分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阶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