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出自姬姓
周太王古公建周国: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给季历,远到江南,建立了勾吴国。周朝建立后,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改国号为吴。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出自姜姓
姜姓部落以驺虞为图腾: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由于“虞”和“吴”在古代发音相近,后来逐渐演变为“吴”。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以“吴”为姓氏,至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吴回氏族: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吴回是其中一个。吴回是远古时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火神。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
出自姚姓
虞国遗民: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成为方国虞国。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
其他来源
颛顼帝时吴权的后代:相传为上古颛顼帝时吴权的后代。
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综上所述,吴姓的来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支:
姬姓:
源自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儿子太伯和仲雍建立的吴国。
姜姓:
源自炎帝姜姓部落,以驺虞为图腾。
姚姓:
源自舜帝的后裔虞国的遗民。
其他:
还包括颛顼帝时吴权的后代和夏代国王少康时的吴贺等。
这些来源共同构成了吴姓的丰富内涵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