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转出通常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
非正常损失:
当购进的货物或接受劳务发生非正常损失时,相应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原值)
贷:原材料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按适用税率计算的进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经批准后结转实际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改变用途:
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如在建工程)。
```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原材料
```
错误抵扣:
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发现有错误的抵扣,需要将错误的进项税额转出。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进项税额
```
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损失:
购进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发生非正常损失。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进项税额转出
```
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损失:
购进的货物或劳务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损失。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进项税额转出
```
用于免税项目或个人消费:
购进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用于免税项目或个人消费。
```
借:基本生产-X产品(税法规定的免税产品)
贷: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原材料
```
用于集体福利:
购进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原材料
```
非应税项目使用:
购进的货物或劳务并非用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
```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原材料
```
退货或无法追踪:
接到不允许抵扣通知后,企业决定退货该产品或货物无法追踪。
```
借:原材料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领用或加工出售:
接到不允许抵扣通知时,该批次原材料已被领用或加工出售。
```
借: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会计分录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