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登记证和营业执照 不是同一个证件,尽管两者在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
性质和功能
营业执照是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的法定凭证,用于向社会公布其经营活动的基本证件。它是市场主体合法经营权的凭证,由登记机关签发,证明企业或个体经营者有权从事某项生产经营活动。
税务登记证则是企业用以登记在税务局,记录企业工商税务信息的证件。它是申请纳税人证书的基础,用于证明纳税人合法纳税的身份。
历史沿革
在“三证合一”政策实施之前,税务登记证和营业执照是分别颁发的。税务登记证用于纳税登记,而营业执照用于经营活动的许可。
自2015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政策,将企业依次申请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为一证,以提高市场准入效率。
现状
根据最新的政策,税务登记证已经与营业执照合并为一证,即“一照一码”。这意味着企业只需持有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就无需再单独办理税务登记证。
综上所述,税务登记证和营业执照在“三证合一”政策实施后已经合并,现在企业只需持有营业执照即可,无需再办理独立的税务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