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征收范围
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
营业税:征收范围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
计税依据
增值税:是价外税,即税额是加在商品价格之外的。计算增值税时,需要将含税收入换算成不含税收入。
营业税:是价内税,即税额是包含在商品价格之内的。计算营业税时,直接将收入乘以税率即可。
纳税义务人
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或进口货物、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营业税:纳税义务人包括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税率
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其他税率有13%和0%。
营业税:税率根据不同的经营项目有所不同,一般税率在3%至20%之间,特定情况下如无偿赠送不动产等,税率为5%。
征收部门及收入分配
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75%为中央财政收入,25%为地方收入。进口环节的增值税由海关负责征收,税收收入全部为中央财政收入。
营业税: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铁道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法律依据
增值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营业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可替代性
增值税和营业税:两者是独立而不能交叉的税种,即交增值税时不交营业税,交营业税时不交增值税。
征收规模
增值税:征收规模较大,涵盖的商品和劳务范围较广。
营业税:征收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针对特定环节和特定项目。
总结:
增值税和营业税在征收范围、计税依据、纳税义务人、税率、征收部门及收入分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增值税主要针对商品和劳务的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而营业税则针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营业额。两者在实施中各自有不同的税率和征收管理办法,且为独立税种,不可交叉征收。随着税制改革的推进,营业税已经逐步被增值税所取代,但在某些特定行业和场景中,仍保留了营业税的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