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生活垃圾分类国家政策

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国家政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法律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修订,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写入法律,标志着我国垃圾分类全面“法治化”。

政策文件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17年发布,提出2020年底前在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市及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即46个重点城市)中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达成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目标。计划到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2019年6月发布,要求颁布实施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推动各地加快生活垃圾管理立法,发动全社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计划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地方性法规

各地市根据国家和省级规定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如《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明确垃圾分类的标准、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分工。

标准与指南

国家标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标志和分类方法,指导各地正确分类投放。

推广与参与

强调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推广核心技术与生活垃圾开展新能源再利用,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监督与考核

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履行管理职责,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保障资金投入。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文明城市创建体系和综合绩效考核范围,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家庭或者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奖励。

这些政策和法规共同构成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制框架和实践指南,旨在通过法治手段和全社会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实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篇上一篇: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职能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