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基于科学理论、相关文献和实践经验,对研究问题的规律和原因做出的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解释。它是研究前的预先设想,是研究者希望得到的某种结果。以下是撰写研究假设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技巧:
明确研究主题
研究假设应清楚地告诉读者文章要关注的主题是什么。例如:“喝咖啡越多,小白的头越疼”。
提出解释变量
告诉别人你有一些独特的想法或变量能解释问题。例如,“喝咖啡”和“睡得晚”是解释变量。
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明确研究中关注的自变量(研究者操作或改变的变量)和因变量(研究结果或变化的变量)。例如,在“实践性作业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研究”中,自变量可以是“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因变量可以是“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描述变量关系
告诉别人假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正相关、负相关、非线性相关等。例如:“如果通过建立基于数学学科素养的实践性作业专题系列,并进行系统化实施,可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学性和明确性
研究假设应该是科学和明确的,能够被验证。例如:“科班出身”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半路出家”教师具有显著性优势。
避免过于宽泛
避免提出过于宽泛的假设,而应具体明确。例如,不要只写“学习策略能提高学习效率”,而应具体说明哪种学习策略、在什么条件下能提高学习效率。
可测量性
假设应具有可测量性,能够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例如:“通过实施特定的学习策略,学生的数学成绩将显著提高”。
合理性
假设应基于科学原理和已有研究,具备一定的可靠性。例如:“学习策略的应用与学习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简明性
假设应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表述。例如:“如果实施个性化学习策略,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有所提高”。
逻辑性
假设应逻辑清晰,能够自洽。例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采用游戏化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成绩”。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撰写出既科学又明确的研究假设,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