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其有效性和积极性。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原则:
认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批评他人而不自我批评,无法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只自我批评而不批评他人,不能及时指出和纠正错误。
坚持无私无畏的态度
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要有无私无畏的精神,敢于揭露问题,动机要正确,态度要诚恳,出于善意和公心。这种态度有助于建立信任,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更有说服力。
讲究批评的方法和艺术
批评时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主观生硬和以势压人。要鼓励启发被批评者的思想觉悟,帮助他们认识到问题并改正错误。
充分准备和循序渐进
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关心爱护帮助的角度出发,抓住主要问题。自我批评前要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要征求他人的意见建议,使自我批评更加客观。
基于事实和以理服人
批评他人要基于客观实际,对批评自己的人要心存感激。批评时要有理有据,举例说明问题,避免空洞无物的指责。
区分不同对象
批评要因人而异,不同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同志之间要提建议,班子成员之间要领导带头,上下级之间要客观公正。
把握“度”和“辣味”
批评与自我批评要有“辣味”,但也要注意不要伤害他人。要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公平公正,治病救人,互帮互助。
坚持“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团结,通过批评达到团结的目的。批评不是为了攻击和孤立,而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和协助。
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批评时要揭露过去的错误,但不讲情面,以科学态度分析批判,以便吸取教训。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改正错误,而不是为了惩处。
坚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
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毫无保留,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不正确也是无罪的。被批评者要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和勇气。
通过遵循以上原则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