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吸引大学生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低利息与便捷贷款:
校园贷宣传低利率和快速审批的贷款服务,吸引急需资金的学生。
高额贷款与无封顶额度:
提供看似高额的贷款额度,有时甚至上不封顶,给学生造成能轻松借到大钱的错觉。
免利息与无需抵押:
承诺不需要支付利息或者提供抵押品即可获得贷款,降低学生借款的门槛。
使用高科技认证:
要求学生通过身份证拍照、人脸识别、扫描二维码或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身份验证,这些看似高科技的手段实际上是为了简化流程,便于快速放款。
虚假宣传与隐藏条款:
使用“阴阳合同”等手法,一份合同显示正常利率和条款,另一份则含有高额利息和违约金,诱导学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
紧急情况下的高额借贷:
针对学生突发的资金需求,提供高额借贷服务,使学生陷入债务陷阱。
由于这些手段往往含有隐藏的高额利息和苛刻的还款条件,导致许多大学生陷入债务困境。因此,学生在考虑使用校园贷时应该非常谨慎,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