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出自 三国时期曹植的《洛神赋》,原文节选如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这段文字通过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洛水女神的曼妙身姿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其中,“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一句,形象地表现了洛神轻盈如云、飘忽不定的姿态,仿佛云彩轻轻遮住了月亮,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这种描写不仅富有诗意,而且充满了浪漫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句诗也被用来形容女子曼妙的身姿,给人以浩而不烦、美而不惊之感。在文学作品中,这句诗常常被用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和优雅,成为经典的名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