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麻是一个汉语成语,主要有两个含义:
桑树和麻:
在古代中国,桑树和麻是两种重要的农作物。桑树用于养蚕取茧,而麻则用于提取纤维制作衣物。因此,“桑麻”一词最初指的是这两种作物的种植和收获。
泛指农作物或农事:
除了特指桑树和麻之外,“桑麻”还可以用来泛指所有的农作物和农事活动。这个词语体现了古代农业社会中,农作物种植和家畜养殖是经济生活的基础。
出处与用法
“桑麻”一词最早出自《管子·牧民》,其中提到:“藏於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将物资储存在用之不竭的仓库中,就可以养育桑麻和六畜。此外,在古诗词中,“桑麻”也常被用来形容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例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之句,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后闲谈农事的场景。
相关成语
与“桑麻”相关的成语还有“桑麻遍野”,形容农村景色繁荣,农作物生长茂盛。
总结
“桑麻”一词既指桑树和麻这两种具体的农作物,也泛指农作物和农事活动。这个成语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农业的重视和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