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情网-为你提供各类经典名言与文案句子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隆重盛大的春祭节日,属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弘扬孝道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它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

清明节的由来

周代墓祭 :清明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代,最初它是一个标志农耕的重要时刻,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节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纪念介子推:

清明节的习俗与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有关。介子推是晋国的忠臣,曾救过晋文公的性命,并且辅佐他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死后,介子推为了避免祸乱,决定离开晋国,带着母亲和妻子流亡到齐国。后来,介子推为了救晋文公,割肉奉君,最终抱树而死。晋文公为了纪念他,下令每年清明时节禁烟火、吃寒食。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合并:

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相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

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祖和扫墓,人们会在清明节这天或前后几天,前往祖坟前进行扫墓,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扫墓时,人们会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踏青郊游:

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游玩,欣赏大自然美景,放松心情。踏青是清明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放风筝:

清明时节人们喜欢放风筝,夜间还会挂彩色小灯笼,称为“神灯”。

荡秋千:

在浙江等地,清明节有荡秋千的习俗,尤其是蚕花会期间。

其他活动:

此外,清明节还有植树、拔河等众多户外游乐活动,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团等食俗。

清明节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弘扬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上一篇上一篇:海南农垦中学录取分数线

下一篇下一篇:没有了